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我校英语科组与深外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作者: 彭译萱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罗建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9-04-19|166
2019年4月17日,在朱校长以及英语科组长范农老师、李亮老师的带领下,我校英语科组的老师们来到深圳外国语学校,与深外初中英语组的老师们一起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指导此次教研活动的专家有:市教科院李睿老师,福田区教科院廖春风老师以及罗湖区教科院余致晓老师。

本次活动选定的课程内容为Go for it第二册第七单元Meeting New Friends,课型为听说课,由我校廖述霞老师以及深外钟羽珊老师共同展示。
首先带来展示课的是我校的廖述霞老师。廖老师不仅经验丰富,而且充满教学机智,课堂随机应变。此次虽是在深外借班上课,但是很快与学生破冰,师生配合默契。课上,廖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星座话题引入,让学生探讨自己的星座与性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两遍听力完成后,廖老师先总结了美语的四个典型发音规则,其后带领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了逐句模仿。其后廖老师对听力文本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拓展,且拓展内容都是在之后的课堂活动中需要用到的词汇短语及句型,环节设置层层递进,语言精练,授课思路清晰自然。

接下来是深外的钟羽珊老师。据深外英语科组长魏敬老师介绍,钟老师是深外毕业的学子,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母校,成了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钟老师虽然教学年限不长,但是综合能力突出。课上,钟老师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活力激情,授课生动活泼,课堂欢声笑语不断。整堂课,从课堂问题的设置和对学生回答的反馈中都能看出钟老师的充分准备。

两节课后,百外和深外的英语老师们齐聚一堂,在三位教研员的指导下,一起探讨总结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闪光点与可改进之处。
罗湖区教研员余致晓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引入自然,场景设置真实。学生有代入感才会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果能将这种真实感贯穿于整个课堂,将会更加出彩。而钟老师最后的活动任务设计,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福田区教研员廖春风老师用一句话评价了此次教研活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两位老师的课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有序;以教材为星星之火,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且都能从学情出发,在不同的教学着眼点,上出了各自的风格和特色。廖老师基本功扎实,课堂关键点评到位,与学生互动恰到好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但如果课堂上能进一步放手,让孩子们去进行更多的讨论,对于孩子们的思维训练会更有帮助。而钟老师的课堂设置,循序渐进,搭建出了智慧型的课堂教学脚手架(intellectual scaffolding)。但在教学材料的选取上,不能为学而学,要始终给孩子们一种积极正面的导向。这两堂精彩优质的展示课,既是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体现,也让大家看到了教师背后,两校英语教学团队的专业思维。

市教研员李睿老师接着聊到,两堂风格不同,同样精彩的展示课,让在场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教学之美,这是一种享受。廖老师经验丰富,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面反馈,处理各种课堂问题。而钟老师在进行课堂任务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讨论,这些都锻炼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李睿老师还指出,语言学习应该是Language in use,语言最后是要用出来的。场景应该是真实(Authentic)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近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课堂也要以此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思维,增强核心能力。

活动最后,朱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表明外语是两校的立校之本,这两堂“美美与共”的展示课,孩子表现优异,教师上课也有成就感愉悦感,教学相长,良性循环。感谢二位老师以及背后教学团队的努力,期待两校以后多多交流学习,共同在英语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深外初中英语科组长魏敬老师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愿两校友谊长存(May our friendship last fore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