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语文教师赴扬州学习

------我校语文教师扬州中学观摩学习

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11月2---5日,我校语文教师杜双全、张德武、戴月霞等一行九人,来到著名学者朱自清的家乡扬州,于扬州中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第四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第五届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活动。

4日上午8时,大会开幕,中语会专家黄厚江,朱芒芒,夏正祥等出席了会议,张蕾校长主持了会议,,魏钢校长致开幕辞,他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培养“够格成员”“够格的人”“为公不是为私”,并讲到朱自清先生生前就一直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特别强调因为语文未学好而缺少阅读就会在表达上出现缺失。

接着夏正祥致辞,他简介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公元前483年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来到这里学习会有双重的滋养。

陈鹏就教师的“职业伦理素养”“语文素养”“教学素养”“人格、品格素养”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北大中文系教授吴晓东在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刻的的解读。他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从作品的社会复杂性,精神的复杂性,解读的复杂性等方面全面阐述,并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分析。

4日下午,高中和初中各10位教师依次登场,课堂展示开始。

无论是高中组老师的《杜甫诗三首》、《香玉》通过情感和艺术两方面的比较,从而促进鉴赏能力的提高,还是初中组老师《王几何》在“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老师”这一环节的思想和写作技法的指导上都给你耳目一新之感觉。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反复吟诵,《放学》最后比较阅读《和蜗牛一起去散步》都在声音的渲染和情感的共鸣中给了学生以深深的语文熏陶和感染!

《爱莲说》、《范进中举》、《木兰诗》、《老王》、《再塑生命的人》等近十节课下来,南北融合,异彩纷呈,与会人员都觉得受益匪浅,但正如魏钢校长所言“教学中存在各种声音”“有声音比没有声音好”,在专家的评课中也提到了目前全国教师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如何以文本为切入点,深挖文本给我们的导向性作用。

2、 如何评价一堂课,是学生出色,还是教师本身的对课堂的设计,驾驭,启发而后的生成才是重要的的。

3、 教学中出现的“预演”痕迹要怎么处理。

4、 本色课堂中,一节课中要教给学生方法还是学生可以由此而自由生发。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观摩,学习,自我反省,出去走走,看看,在扬州这座孕育了无数才子佳人的古都,借“圣陶杯”这个契机,我们收获了许多,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技法上,还是在为学生终身着想,让语文成为生活的抓手这样的理念中,我们都会比以前做得更好!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0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荣华路190号
邮编:518112
ICP备案号:粤ICP备07508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