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外国语2024-2025下第十六周国旗下讲话: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作者: 2409 陈紫菡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罗建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05-26|7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一(9)班的陈紫菡。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翻开这部镌刻着人民权利的宝典,"平等"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它告诉我们:无论是课堂上的发言权,还是操场上的活动权,每个人的尊严都应被平等托举。这让我想起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这不是遥不可及的法条,而是我们被剥夺权利时挺直的脊梁。
"自愿"原则如同春风化雨,教会我们在选择与担当中成长。民法典第五条赋予我们拒绝不合理要求的底气:当有人试图用"友谊"绑架你的决定时,请记住,真正的尊重始于对个人意愿的守护。就像春苗破土需要自主伸展,青春的选择同样需要法律护航的自由空间。
仰望民法典"公平"的天平,它丈量着校园生活的每个细节。第七条规定的不偏不倚,不仅体现在班级规则的制定中,更应践行于我们对待成败的态度里——为他人喝彩的掌声与面对挫折的从容,都是对公平精神最生动的注解。
而"诚信"原则恰似无形的纽带,编织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网络。当民法典第七条化作作业本上真实的字迹、考场里端正的坐姿,我们便在心灵深处筑起了比分数更珍贵的道德丰碑。这让我想起古罗马法谚"诚信乃法律之最佳解释",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这份美德依然是我们青春最闪亮的名片。

同学们,民法典不是沉睡的文字,而是流动的精神血脉。当我们理解"平等"是对差异的包容,"自愿"是对个性的尊重,"公平"是对规则的敬畏,"诚信"是对良知的坚守,就会懂得:践行法治精神不是刻意的标榜,而是浸润在日常言行中的修养。
站在庄严的国旗下,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宣誓:做民法典精神的传承者,让平等驱散偏见的阴霾,让自愿守护心灵的自由,让公平校准成长的航向,让诚信滋养人格的根基。愿法治的光芒,照亮我们通往星辰大海的征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