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国旗下讲话:让心灵在书中憩息
作者: 初三十三班 刘欣怡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邱淑芬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9-11-12|20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三(13)班的刘欣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心灵在书中憩息》。
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在大家忐忑地等待成绩的同时,深圳的读书月已在渐凉的微风中悄然而至。众所周知,深圳是一座典型的快节奏城市,喧闹和繁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摩擦是一门无从逃避的必修课。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多样化,在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温馨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带来了烦恼。我们时常被揉搓得倍感疲惫和倦怠。那么,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也许,每一颗心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休憩之所。它或许是轻歌曼舞的卡拉OK舞厅,或许是色彩斑斓的电视荧屏,或许是五光十色的手机屏幕……而我认为,一方有书的天地更适宜我们的心灵憩息。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摸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他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鲜亮而炯炯有神。打开书,走进五彩缤纷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弥漫,沁人肺腑,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当我们与书中那形色各异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生命曾经隐忍的种种深义。
展望世界,培根曾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托尔斯泰也赞扬“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高尔基也认为读书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再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哪位伟人没有接受过书籍的熏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道出读书的美妙“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谈读书“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书,真是个好东西,“饥饿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袭,孤寂而读之以当明,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百外也将迎来“读书漂流”活动。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校园读书活动中锦上添花,拿出一本好书,分享读书某一个瞬间带给你的感动,让更多人遇见这本书,感受你的感受,心悦你的心悦,也遇见那个细腻的、爱阅读的、独一无二的你。
愿你我常常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常常沐浴书的灵光,让我们的心灵在得到寄托的同时,也得到重塑。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