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美食与文化
作者: 初三十班 邓欢洋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邱淑芬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9-10-23|2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三(10)班的邓欢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食与文化》。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说起美食,同学们肯定能想起各种各样令人回味无穷的滋味:有的美食能抚慰人的心灵,像在寒冷冬夜吃的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一股温暖顺着口腔流进心底;像在夏季正午咬下的那一口冰镇西瓜,清爽与西瓜的甘甜在你的舌尖翩翩起舞;有的美食带着记忆的味道,棉花糖上仿佛还残存着童年在旋转木马上吹过的风,巧克力的甜美好像还弥漫着秋游时快乐的心情;有的美食有浓浓的异域风情,还有的美食有着家的感觉....
而与美食之间斩不断的是它们背后那一个个活色生香的故事,和那一份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说苏东坡因为发现猪肉味美价廉却不受人欢迎而创造出十里飘香的东坡肉;人们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而设立了年年岁岁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其中描绘的各种美食生动形象,引得人十指大动,也让我们由衷的叹服于作者想象力之丰富。
中国菜大致分为八大菜系,川菜、粤菜、湘菜、齐鲁菜、淮扬菜、东北菜乃至上海本帮菜,在我眼中,这更像是在划分艺术流派。比如出自圣人之乡的齐鲁菜,称得上古典主义中的正统;缠绵悱恻的淮扬菜,则在浪漫主义中一枝独秀;假如说辛辣的湘菜归依于批判现实主义;那麻辣的川菜就得被划在魔幻的 主义的麾下了,一粒花椒,却有着堪比炮弹的力量,往往能充分地调动起我们舌头的想象力。当然,也大可以用别的方法换算:上海菜好比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派,东北菜则相当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
即将迎来的美食节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汇聚,我认为,同学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这种文化的交汇而形成的结晶。
享受美食的规矩可不仅仅是吃,往往还要注重用餐礼仪,这是对同桌吃饭的人一种尊重,也是对食物的尊重。中餐的筷子,西餐的刀叉如何合理使用,还需要多多学习。
食物是厨师的心血,每位厨师都在如何让食物变得色、香、味、形俱佳上下了大功夫,有时你们吃到的食物不单是食物那么简单,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且每种食物从生长到制作,都经过了层层严密的工序,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尊重劳动,珍惜食物,在美食节中减少浪费,并有序享用。
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的基本生活技能,最后祝同学们美食节快乐!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