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三年浇灌,一朝花开 ——热烈祝贺我校第一个省级课题结题

7月10日,我校收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颁发的课题结题证书。这个课题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的子课题,即《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课堂师生互动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2016年底,课题组成立,这是百外校史上成立的第一个课题组,由教务处梅兰芳主任担任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包括理综教研组长唐杰文、区化学学科带头人何义兴、区语文教坛新秀胡涂清、区数学教坛新秀王雪、学校物理骨干教师卢丹丽、信息技术老师罗建。

2017年3月,课题组确立课题,开始“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初期调研,并购进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

2017年6月,课题组完成《开题报告书》;

2017年9月,课题组按照《开题报告书》的计划开始进行课堂实践。从课题组成员开始,依托学校“教学大比武”活动配合进行调研和实践。

2018年3月,课题组进行第一轮实践总结,探讨“课堂互动”现状、存在问题和实施对策;

2018年4月到12月,课题组研究“课堂互动新模式”,并开始第二轮实践;

2018年底,课题组反馈实践并总结经验,开始着手“课题结题报告”;

2019年4月课题组开始着手“课题研究报告”;

2019年6月底,课题组完成《阶梯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并成功解题。

近三年的努力,从无到有,课题组成员摸着石头过河,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顺利完成了《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课堂师生互动实效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结题。

课题组在长达30个月的实践和研究中认识到:智能教育是智慧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全部,智能条件下的师生“智能互动”能让学生更乐意更高效地成为“自能互动”。

初级互动:老师说,学生听;

中级互动:老师问,学生答;

高级互动:学生问,老师答;

我们把课堂师生互动概括为三个阶段,其实相对应的就是“三教”:教训,教导,教育。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阵地,老师可以主导,但学生永远是主体。老师说多了,学生就哑巴了;老师问多了,学生就只学“答”了;学生问多了,才是“学问”。学生问就是主体在学,老师答就是主导在教,这才是学问,这才是教育,才是课堂归宿。

本次课题研究填补了百外17年教学历史上的课题研究空白,为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深知,“课堂教学永远落后于社会现实生活”,所以教学要与时俱进;“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的体现”,所以互动很重要;合理的技术运用能提升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和学生不再靠着一支笔(粉笔)和一颗脑袋学习,学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长着,所以要即时互动、互动及时。

抛砖引玉,我们相信会有更多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小组和个人站出来,为百外的课题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荣华路190号
邮编:518112
ICP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