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数学科组与深大附中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2019年4月3日,在教务处梅兰芳主任和数学科组长黄文明老师的带领下,我校数学科组的老师们来到深大附中,与附中数学组老师们一起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选定的课程内容为七年级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关系《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1)》,由梅兰芳数学工作室成员我校程文刚老师以及深大附中刘兰老师共同展示。

首先带来展示课的是深大附中的刘兰老师。经深大附中康主任介绍,刘老师是一位年轻女教师,教学年限不长,但是对待教学及其负责认真。课上,只见刘老师举手投足之中都透露出了理科女教师的干练与耐心,语言精练,授课思路清晰自然,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更侧重于图象问题中的折线图分析,选题用心,由一道母题入手,在相同情景中设置了不同的变式进阶,层层递进。课上每道例题的讲解都是拿学生做的导学卷做展示,这种做法更易于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接下来是工作室的程文刚老师。程老师的课听上去有种温文尔雅,娓娓道来之感,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快就与孩子们达成默契,欢声笑语不断。程老师在本节课的设置中更偏向于培养孩子们分析图象变化趋势的能力,从各种问题的设计和对孩子们回答的点评中都能看出程老师的用心和对细节的把控非常严格,每一个题都让孩子自己读,自己解,是一个十足的细节控,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读题审题对细节的重视程度也是这个阶段需要养成的好习惯。

两节课后,百外和深大附中的数学老师们齐聚一堂,一起探讨总结本次“同课异构”中的闪光点与不足。

深大附中的康主任总结到,本次“同课异构”中的两节课真的是差异和着眼点很不一样,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通过图象感知,发散学生思维,从一个问题引申变式成多个问题,能更直接对比出要注意的关键点,但在一些关键点上,要再强调得更充分一些会更好。而程老师基本功扎实,课堂关键点评到位,对细节要求很高,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如果课堂上能给孩子们更多回答的空间,老师最后再做总结会更好。

梅主任接着聊到,刘老师和程老师分别呈现了理性和感性两种课堂。刘老师的课以学生为主体,对教材和知识点挖掘得很深,两个课时合并为一课时,一定是进行了充分的二次备课,题型设置对初二初三去学习函数这块的内容会很有帮助。程老师的课互动性很强,两个在课上较真的点也是点睛之笔,如果能把准备的课堂小结加进来会更完美。

黄组长也再次提到,数学老师的课堂,话一定要短而精,少讲胜于多说,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力。

本次两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是一次思维的碰撞,课堂效果很好,老师们也收获满满。工作室的教师均表示这样的学习机会真的很难得,感谢两校领导和教研组的组织和支持,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兄弟学校的老师进行教学交流,促进自我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荣华路190号
邮编:518112
ICP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