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首届全国“数学青年论坛”
作者: 虢昱君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罗建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8-12-10|132
2018年12月7日,我校梅兰芳名师工作室8名成员在梅兰芳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坪山实验学校参加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首届全国“数学青年论坛”。本届论坛的三大主题是“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堂变革”,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针对核心素养、数学学科信息化所带来的课堂改革做主题报告,并邀请专家型教师做微课展示,精彩纷呈。
12月7日的大会报告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信息技术分享、课堂创新分享、核心素养分享。首先是信息技术分享,第一位带来报告的是来自安徽省芜湖一中数学创客实验室主任——张龙老师,张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信息技术应用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探索与思考,从“课堂需要变革吗?”、“信息技术怎样融入数学课堂?”以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新课改的内在需求,也是现代课堂以及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第二位带来报告的则是来自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国家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康健老师。康老师则从“高中数学实验室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向我们展示了高中实验中MATLAB的应用,高中生提前了解数学软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以及能力,提升中学生建模能力。第三位带来分享的是上海市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马学斌老师,马老师的报告主题是:用“几何画板”录制微视频课例。马老师首先展示了自己所制作的微视频,提出微视频的制作应该具备两个要求,第一个内容微,讲究一事一议,第二时间微,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最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微”的意义。报告完毕,马老师还亲自在现场进行了微视频制作,娴熟的操作,明晰的思路,无不让在座的所有老师赞叹。
短暂的休息之后,进入到第二个主题分享:课堂创新分享。第一位是来自衡水中学微山分校的孙宜新老师,报告主题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解题漫步。主要展示了解题系统的构成及现实意义,系统包含题目解析及相关例题推送,辅助学生全方位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也便于导学案的制作,提升课堂效率。第二位带来报告的是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的万圆梦老师,万老师的报告主题:基于iPad教学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第三位分享的则是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的谢莉老师,分享主题为:TEAM Model教学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两位老师都基于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实操,这种创新模式下的教学,更有活力,能更快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跟进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师教学。
本次分享会的最后一个主题是核心素养分享,核心素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但是三位优秀教师的分享却将其具体化,也让我们一线教师去实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找到了方向。第一位分享教师是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何继刚老师,主题是:信息技术辅助核心素养“三维一体”的课堂表达,何老师主张向立德树人的三维一体教学方式,从学习方式、学习力和评价方式三个维度去探讨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根本即数学。第二为分享教师是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五中学的高玲玲老师,高老师的分享主题是:数学抽象与表达能力的内涵及其体系构建——以初中数量关系内容为例。数学抽象能力简单表述即:抽象与表达能力,依据数学语言符号系统,建立数量与数量的关系、图像与图像的关系,也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形式符号研究的有效途径。最后带来分享的是深圳是高级中学黄元华老师,黄老师用他的热情点燃了全场的气氛,为我们分享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人文课堂的思考与实践。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落地?黄老师主张一定要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只有从心里真正的爱学生,去感化学生才是真正的教育。
本次大会的三个主题讨论了信息化时代下,教学课堂为什么要进行变革?怎样进行变革?变革的意义是什么?也为我校数学组教师对于实践信息技术进数学课堂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示范作用。此行学习,工作室8名成员均表示获益良多,也期待能再一次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相聚,一起探讨教学,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