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记上海“英语领军人才教研素养提升工作坊”学习之旅
作者: 范农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bwxx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8-03-29|107
2018年3月20至24日,我校英语科组长范农老师随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英语科组长团队到上海参加了为期5天的全国“英语领军人才教研素养提升工作坊”研修课程的学习。此次工作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承办,上海市浦东新区谢中平英语教师培训基地协办,中国英语教师协会、中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联盟提供学术支持。由于主办方对课程精心的设计,授课专家、教师充分的准备,使此次工作坊活动成为了全体学员教育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3月20日晚,全体学员抵达上海浦东教育研究院后,不顾路途的疲劳,参加了破冰活动。在两个多小时的破冰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英语教师互相交流了各自学校的英语教学和教研情况。
3月21日上午,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专家、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鲁子问教授做了题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发展建议》的报告。鲁子文问教授指出:英语教学不是教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而是培养核心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包括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他还例举了几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并称之为“点心”,给了我们全体学员极大的启发。当天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程晓老师做了题为《教材分析与评价》的专题讲座。从理论的角度向学员们展示了教材评估的方法和教材整合取舍的重要性。
3月22日,学员们上午在浦东外国语学校首先聆听了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专家组成员,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专家库成员,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谢忠平老师的报告《基于阅读支架的过程性写作模式实践探索》,然后观摩了三节系列课程。此三节课为谢忠平老师报告中所提到的基于阅读支架的过程性写作课程。其中第一节阅读课中的“拼版阅读法”,议论文写作要素的分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第二节课中,老师对上节课中的阅读内容和议论文写作要素引领复习之后,针对上一节的课后作业中的作文中出现的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出对策。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参照评价标准自行修改作文。在第三节课中,任课教师以上两节课的写作作业为素材,进行“基于修辞的写作教学”。指导学生讨论出在写作中的措辞,分段,语气等方面的要求,并让学生按照评价标准互评。此三节精彩绝伦的观摩课给了与会的英语教师在阅读写作及模块教学方面极大的启示。当天下午,学员们还参观了浦东外国语学校。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异的办学成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接下来的两天中,上海市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华师大教育硕士生导师祝萍老师结合自己的课例为大家演示了如何在多元互动课堂中通过不同层次问题的设计培养核心素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良华教授用生动诙谐的语言为学员们解读了英语教师教研教育写作方法。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知道委员会委员罗敏江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邹为诚老师教授分别在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英语阅读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而广州特级英语教师李振来老师则通过自己的英语原著教学过程和成果,向大家介绍了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范农老师表示: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学员们不但从观摩课和讲座中学到了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从专家的报告中感受到了教育理论的引领作用,跟从浦东外国语的课堂和课堂设置中见证了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的教学成果。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遇见了来自全国的优秀同行并相互交流。此次工作坊使所有学员受益匪浅。参与学习的英语教师自身的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所有学员也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带回到工作中,用于教学实践,必将带来学生素养的巨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