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目标 新思维
作者:
百外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4-10-13|0
——我校积极探究《科学》课
新学期开始了,课程表中原来的生物、物理、化学课消失了,出现了一门新课程——《科学》。《科学》课把学生引进了科学的大门,在科学的殿堂里,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化、生的重要知识,而且亲身感到科学已走到自己身边,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会发现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并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自然界的规律,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
面对迅猛发展的课程改革,长期从事理、化、生分科教学的教师似乎有点措手不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新课程、新目标、新思维,探究《科学》课,是学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我校将科组作了调整,教学岗位不再分科设置,考虑到学科内容的交叉,成立了科学组,下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年级成立了由理、化、生教师组成的合作备课组,统一办公室办公,组织科学组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迅速转变角色,提高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对任课教师的安排作了周密的调整,七年级的教材,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学内容以生物、自然地理为主线,安排生物、地理教师任教;八年级的教材,学生要进一步学习事物的简单结构,了解事物运动的简单规律,教学内容以生物、物理为主线,安排生物、物理教师任教;九年级教材引出了自然界中“能量守恒”的重要科学思想,主要涉及化学、物理和自然地理中部分内容,安排物理、化学教师任教,课表实行弹性滚动。实践结果表明,这样安排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挖掘教师原来的专业特长,给刚转变角色的教师一个业务上磨合的时机,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
新课程、新方法,学习《科学》不能只是记住书本中的结论,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真理,实验课和活动课非常重要。实验课上不好,《科学》课就学不好。学校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招聘了专职实验员,更新了实验设备,在学生中加强纪律教育、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器材准备),使得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科学的场所,培养仔细观察、善动脑筋、团队合作的学风。
教学研讨是科学组的常规。研讨会上畅所欲言、互相学习、共同磨合。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道路漫长,任务艰巨,老师们决心知难而上、抢占先机,做课改的排头兵,与科学同发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综合课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