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改之花开在灵魂深处
作者:
百外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4-04-11|0
成功的花,人们只是惊羡它现时的鲜艳,然而它的当初,却浸透了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深外分校不仅仅只是脚踏实地的践行者,更是仰望星空的开创者。当人们都在享受自己的清明假期时,在学校学生处姜主任的精心策划下,为使深外分校的德育水平再上新台阶,全体教职员工欢聚一堂,在学校一楼报告厅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
4月7日上午9:00,由朱副校长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始,大会由以杜双全老师为代表的12人轮流发言,总结我校三年来班改的成功经验与亟待改进的不足。杜双全老师的“从细处着手,从易处着眼”,李普军老师的“心在哪里,哪里开花”,白桂珍老师温暖的“我们”……都给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整个上午老师们都在专注聆听,会场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下午2:00,分组讨论开始,大家畅所欲言,为班改的深入献计献策。下午3:00,初一、二、三年级,教辅后勤和生活部各选一名代表将讨论的成果进行纲领性汇报。最后欧阳校长对三年的班改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总结:
我们和班改的关系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可以概括: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只要我们真心做起来,耐心做下去,用心做上去,让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学生和家长全员参与,共同管理,教育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班级面貌就一定会发生深刻变化,并且让班改之花真正开在灵魂深处。
班改的成效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理念逐步形成,两个转变正在深化,三个功能得到体现,四种分工全面落实。
1.一个理念逐步形成。班改就是把过去班主任个人负责制改为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育小组集体的智慧、力量,民主管理、集体决策、全员参与,师生共建,三力合一,最终目的是为班级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最恰当的教育手段、最优化的教育方案。
2.两个转变正在深化。班主任向班级教育小组组长的角色转变;任课老师向教育小组成员的角色转变。班主任要成为教育小组的领头人,教育团队的核心。班级的事情一定要集中大家的意见与智慧,包括老师、学生、家长等方面。教育小组的核心成员、重要成员利用“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的时间,主动参与讨论、决策,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主张。
3.三个功能得到体现。班改赋予班级教育小组最重要的功能有三个:全员育人、全面诊断、全科整合。所谓全员育人,首先是全体老师不仅认真教书,而且参与管理;不仅授业解惑,更要育德传道;不仅重视学业进步,更要关注身心健康。其次,全员育人应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建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用班集体文化育人的机制。最后,全员育人还包括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辅助作用,汲取家长的智慧,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益帮助。目前,全员育人已经成为全体老师的自觉意识,无论在参与管理、集体诊断方面,还是分工协作、牵手包干工作中,都体现了老师们全员育人的功能。所谓全面诊断,就是教育小组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掌握全面信息,为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提供保证。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在于教育的针对性。每个成员都承担了教育小组分配的牵手任务,老师落实的都比较认真。那充满爱心和智慧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牵手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关爱式的教育,是一种平等的教育,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就让我们与学生手手相扣,心心相印,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所谓全科整合,是指教育小组针对班级教学情况开展的一项基本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含义:第一是针对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时间分配、作业负担平衡等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得各科教学更加有序、有效。第二是针对学生个体在各个学科学习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形成有个性特点的帮助计划,
4.四种分工全面落实。对于所有班级教育小组,四种分工是统一要求的。一是落实值日班主任制度;二是重大活动分工负责;三是主题班会的分工;四是师生牵手。教育小组的分工是全员育人、集体负责、集体行动的重要体现,也是强化班改意识,优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措施。全体教育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使得班级管理迈向了新的台阶。
总之,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教育者的坚守是一种品格,是一种毅力,更是一种智慧。坚守信念,坚持改革,深刻理解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坎坷性,对改革的愿景坚定不移。在管理中我们要坚持:不求日日新,但求把一些好做法做实,做好,做久,使之变成学校师生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渐成厚实的校园文化。只有让班改之花真正开在灵魂深处,让每位老师具有大教育情怀,让德育与教学齐飞,让教育与国家民族相连,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