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成长   >   学生作品   >   正文

我看到了传承,你看到了什么?

春节以来,我见到过关于新冠肺炎的各种新闻。在这些新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下两则:

新闻一:1992年出生的护士李宗育,从小接受身为退役军人的父亲的教导,立下志向要守护同胞,长大之后进入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疫情来临之际,她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担心自己因为年纪太轻、经验不够而无法入选,她在请战书中写道:“我未婚,父母未老,无牵无挂。”她入选了,现在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新闻二:十七年前,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之时,一位名叫王卫文的医生去到前线支援,临行前,他已至古稀之年的老母坐在轮椅上为他送行;而现在,女医生王婷前去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她六十六岁的父亲同样为她送行。她的父亲就是王卫文。

从这两条新闻里,我看到了一种传承。

传承,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这两场相似的疫情相隔十七年,在这十七年间,曾经被保护在父辈羽翼之下免受风雨的一代人,在先辈们精神的熏陶下,一点一点模仿着先辈的样子,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走入病房、踏进手术室,勇敢地承担起医者的责任。他们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其实,他们和其他青年人一样犹带稚气,面对新冠疫情,心中也有困惑、也有恐惧。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抛下了困惑与恐惧,转而成为最美逆行者的呢?

我想,是那份责任的传承。

传承是一份责任,是一份内在的力量,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他们从自己的父母身上、从其他先辈身上看到了那份责任与坚持,看到了那份担当与坚毅。所以,当全新的、未知的疫情如同自九天而来的洪水席卷一切,许多人仓皇逃窜时,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执拗地在奔逃的人流之中逆流而上,跌跌撞撞地模仿着曾经保护他们的先辈,勇敢地面对病毒,守护着千千万万的同胞。

我想,传承更是一份沉重的呼唤。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许多人迷失了方向,盲目追星、攀比,或是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好好看看这两则新闻,认真思索我们打算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仔细考虑我们的一生能否为别人带来片刻的温暖和火花,从心底思忖一下我们能从先辈身上传承什么,又能将什么传承给我们的后人。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但愿有更多的人抬头仰望星空,然后埋头赶路,奔向光明。

我看到了传承,你看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荣华路190号
邮编:518112
ICP备案号:粤ICP备17157929号-1